“藝術產業園”與“創意文化區”不同
設立“創意文化區”和設立“藝術產業園”不同,其涉及很多層面,是創意產業如何在服務業、重工業、輕工業、紡織業……等等的體現,有無窮的空間,舉例說,創意產業從MBA看到,明星韋德臉上貼的止血帖是美國國旗圖案,創意產業用上去了;還有香港商場用DVD和避孕套棞綁銷售,這就是創意產業。當下,中國珠三角區和長三角區很多來料加工貼牌生產企業,這些企業處于產業“U”型曲線的低端,需要“自主創新”,所以有很大的創意發展空間。另一方面,中國的很多創意沒有資金去生產,去實施。這兩者的矛盾,這兩者的橋梁,正適合“創意產業園”去搭建。
由此看來,“創意產業園”于全國各省、市、縣確實需要到處設立,但要明確“藝術產業園”與“創意文化區”的不同,“創意文化區”是主攻設計、廣告、服裝、電影、文學、音樂等等,這些對經濟產業的拉動,對城市的運營,對城市的空間都起直接拉動效用。概而論之,“創意文化區”確實需要在全國各城市立項,需要雨后春筍般成立,但問題是怎么立。
“創意文化區”的立項要用市場經濟的方式,撬起“創意文化區”板塊,并采創意文化區的精髓反哺當地的建設,極大地提升當地整個城市運營,乃至整個區域板塊的再造、升級,更好地使中國制造走向中國設計制造,更好落實“創新型國家戰略”.
先來分析“創意文化區”于宏觀背景下的形態:
“藝術產業園”、“創意文化區”與“創新型國家戰略”的關系
“藝術產業園”和“創意文化區”的立項需要聯系“創新型國家戰略”.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發展,到了可持續科學發展,其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創新型產業,需要進行產業的再造、升級,需要自主創新,所以06年就提出的“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”,由這一國家戰略的提出,具體實施是先規劃,規劃完再到計劃,再把計劃落實下去,并把計劃物化,變成可以計算考核職能部門的標準。但很好的戰略,如何把執行落實,出現了一些偏離的現象,就是全國“藝術產業園”一窩蜂現象。所以要探究“藝術產業園”、“創意文化區”與“創新型國家戰略”的關系。
其一,探究“創新型國家戰略”提出的本質,改革開放以來,早期富起來的不是高端的文化人,而是那些“人有多大膽,地有多大產”“低頭向錢看,抬頭向前錢看” 的人,并且很多是地域性原因和歷史原因富起來,由于地域原因富起來者,或洗腳上田者,靠膽大,靈活,鉆空子,靠運氣發展起來,富了不去投入,缺乏一種長遠的,理性的,規律的發展,現在叫可持續發展,因此,中國要扭轉局面,倡導知識文化的價值,大力發展文化事業,也就是大力發展創意文化。
其二、可持續發展指未來是可以預計的,理性的,按規律發展的,這個理性的規律的發展就要探究市場經濟的本質原因,本質是歐美的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,都是一種走向理性,規律的社會,那么走向市場經濟的中國,理性和規律發展就是國家整體的提升,而國家整體的提升就要全民知識提高,使國人知識文化越高收入越高,這需要創新文化來促進產業的再造、升級,這也就需要全國大力倡導發展“創意文化區”,這是背景。
其三、社會投資渠道有限,股票、基金,房產,這些變幻大,風險高,無法相當于一種職業,一項事業,帶賭博性質,未能有效促進國人整體素質的提高,而創意文化產業,需要產業創新,需要國人文化水平的提升,故提出“創新型國家戰略”,是帶有社會學針對性,更有社會作用,社會意義,故應大力發展“創意文化區”.
其四、“創新型國家戰略”是提升全民進步,提升全民的素質,這需要文藝來提升,文藝比較直觀,而且全民的和諧進步將使文藝的功能發揮更大的作用,兩者互為促進。
其五、國家走入全球化,世界格局在改變,帶來國家的競爭,區域經濟的競爭,國家的競爭是區域的競爭,區域一體化下各城市群需要差異競合,強強聯手,以加強整體實力來加入全球競合,如此全球化浪潮下,世界500強的進入,各種企事業單位的競爭加強,市場更多需要技能型的人才,這就需要發展創新型產業了,這就是要發展“創新型國家戰略”了,也就需要發展“創意文化區”了。
但縱覽全國各地的“藝術產業園”和“創意文化區”,可以說未能很好地理解何為“創意文化區”,為什么辦“創意文化區”,如何辦“創意文化區”.
“藝術產業園”、“創意文化區”立項理念
立項“藝術產業園”和“創意文化區”應當有思想家的頭腦,戰略家的眼光,城市運營商的知識,這樣跨學科,宏觀把握,切入當前,兼容并蓄,觸類旁及,定能在總體上運籌帷幄??梢哉f,“藝術產業園”和“創意文化區”的設立,并不只是藝術的問題,不應局限于藝術家、批評家、藝術理論家來辦,更不只是建筑、傳播,廣告、設計的問題,不是這些專家力所能及?!皠撘馕幕瘏^”的設立,應當由戰略家,思想家來辦,應該是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,區域經濟,城市運營的問題,并且三者是互為聯系,互為促進,并綜合體現在“創意文化區”的立項上,換言之,“藝術產業園”和“創意文化區”的立項是三者的一個引爆點,一個引擎。
那么,這個“藝術產業園”和“創意文化區”就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區域發展的“發粉”、“藥引”,使產生文化威力。也即是說,用市場經濟促進文化,再用文化反哺市場,促進板塊的升級換代。文化產業區一定要和市場經濟聯系在一起,沒有市場經濟的輔助,文化的傳播是有限的,這是市場經濟的武器?,F今,中國神州大地沒有那一個地方不受市場經濟的影響,包括身處象牙塔尖的教授、博導,如果不考慮市場經濟,“藝術產業園”和“創意文化區”將是無源之水。所以首要考慮“藝術產業園”的藝術家的出路,也是“創意文化區”出路,這是造血功能,園區及藝術家沒有出路,就會變死區,變成勞民傷財,商家唉聲嘆氣,怨聲載道,政府互相推諉,文過飾非。
怎樣和市場經濟聯系在一起?文化產業區、城市、區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,就像“公離不開婆,婆離不開公”,“秤離不開鉈,鉈離不開秤”,需要一種系統思維,需要對產業區所在區域、地域及城市的風土人文、經濟命脈,產業布局,文化形態,空間形態作一番調研,然后對“創意文化區”(或“藝術產業園”)進行市場化的定位,文化延伸,消費取向,品牌塑造,無形資產提升,綜合起來叫理念設計,設計出藝術區的神韻,自能“千山洞開,拓野千里”.
最后,高屋建瓴,縱橫開闔,由宏入微,由國外到國內,把握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大勢,找出自身的優勢特色,也就是找準文化創意產業的神韻,從而全新定位,找準對接點,占據制高點,內引外聯,要素梳理整合,虛實結合,搭建起運作平臺,以創意文化區為突破點和引爆點,上升為城市整合營銷,區域經濟競合,建設創新型社會,并吸引投資,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。